四川印刷网成功上线,热忱欢迎印刷界的厂商、供应商、印刷人才入驻进来!咨询电话:028-85556656      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资讯
综合资讯
打造中国印刷业“西部硅谷”
在沿海城市经济转型、西部产业政策支持且运营成本较低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中国IT产业的重心开始向西部转移。发端于硅谷的“IT行业抱团发展模式”在成渝地区复制并得以创新,成渝地区正作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吸引着世界的注意,中国“西部硅谷”日益成型。

  成渝IT圈
   2011年4月和2012年2月,国务院相继批复了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》和《西部大开发“十二五”规划》;2011年6月,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》正 式发布。成渝经济区成为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区域,以成都、重庆为核心,沿江、沿线为发展带的“双核五带”格局正式形成。
  以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型城市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“双核”,是成渝经济区最大的特点。成渝地区的辐射范围非常广阔,除了潜力无穷的中国内陆市场,南亚和东南亚地区16亿人口的国外市场需求也极具吸引力,不断完善的交通条件是成渝地区抢滩出口市场的有力武器。
 成渝地区选择IT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,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因素。IT产业的集聚程度高、产品增长快、出口额度大,适合成渝地区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优势合力发展,国务院也提出了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加快转移的要求。而成渝地区最终能成功导入IT业,还要得益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驱动。2010 年4月,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(ECFA)特别纳入保护智慧财产权,这也诱发了富士康的西进和成渝IT圈的速成。
  目前,在已经入驻成渝地区的IT制造企业中,苹果、联想、戴尔是全球排名前五的电脑品牌,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,仁宝是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。中国的“西部硅谷”正在改变全球IT产业版图。

  模式的胜利
  2009年8月之前,重庆从未生产过一台笔记本电脑。然而,在此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,这里骤然集聚了惠普、宏碁、华硕三大品牌商,以及广达、纬创、和硕、英业达、富士康、仁宝六大代工商。这些企业生产了全球90%的电脑产品。
  成渝地区IT产业的迅速聚集,被誉为“模式的胜利”。
 惠普是最早落户重庆的IT制造企业之一。重庆市政府向惠普提出在重庆建立垂直整合模式,力争实现零配件的本地化生产,从而减少物流成本,提升竞争优势。 重庆市政府对惠普承诺,如果三年内零部件生产无法实现80%本土化,由此产生的一切物流成本,重庆政府全额补贴。在政府承诺的鼓舞下,惠普将3600万台 电脑出口生产基地项目选址重庆。重庆市政府趁胜追击,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充分发挥惠普在产业链上的带动效应,富士康、英业达和广达等3大国际IT代工巨头接 踵而至。
  就这样,重庆确定了发展IT产业的战略思路,那就是将自身打造成为以笔记本电脑生产加工为基础的IT制造中心,重点发展“整机+配 套”的笔记本电脑产业。在集群效应的作用下,宏碁的落子最终巩固了重庆地区的笔记本电脑区域发展优势。2010年12月,宏碁与重庆市政府签约。至此,重 庆形成了每年对外输出1亿多台笔记本电脑的产能布局。

  探路前行
  不难看出,成渝IT圈的形成,处处体现着政府行为,是政府引导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的典型代表。如果说IT产业西进是经济发展、产业升级的必然,那么大型IT制造企业选址成渝,更看重的无疑是当地的优惠政策。
  产业集群的形成,可以借助利好政策的吸引力,但产业集群蓬勃活力的形成,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市场需求。目前成渝地区的IT产业,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产业主要针对出口,而国外市场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明显,存在一定的稳定性风险,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会为产业发展埋下隐患。
 从全国的角度看,成渝经济区扮演着承接产业大转移的角色。但应当注意的是,承接产业转移必须与提高自身资本创新、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,而不是单纯地承 接。只有当产业链配套完善、人力资源有效掌控、本地企业的创业和创新蓬勃发展时,中国的“西部硅谷”才能爆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。

  链接:成渝地区推动IT产业发展规划

  成都
 2009年,四川省政府出台了《2009~2011年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》,对川内各城市IT产业进行了精准定位并制定了长远发展思路。 成都市政府在《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(2008~2017年)》中提出总体目标:到2012年,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990亿元,电子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0%;到2017年把成都打造为世界软件名城、全国一流的信息服务业基地和中西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强市。
  目 前,全球20%的电脑在成都制造,50%的笔记本电脑芯片在成都封装测试,70%的苹果平板电脑在成都生产。数据显示,2001~2012年,成都地区 IT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180.4亿元增长到3777亿元,增长近20倍,IT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3.7%。截至2012年底,落户成都的世界 500强IT制造企业已近50家,位居中西部地区城市之首。

  重庆
  2009年12月,重庆市政府通过了《关于确保笔记本电 脑基地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构建“品牌+代工+配套”的“3+6+200”(3大笔电品牌:惠普、宏碁、华硕;6大代工企业:仁宝、纬创、 和硕、富士康、广达、英业达;200家配套企业)产业体系,以及“研发+制造+离岸结算”的发展模式。预计到2015年,重庆将形成1亿台笔记本电脑的产 能,建成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,构建完整的“整机+配套”产业集群,产出上万亿元,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5%左右,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。